鄱阳湖
鄱湖人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第一家公益网站
内详专业号 | 2012-2-15

  小资料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泊,仅次于青海湖。其地理位置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鄱阳湖是迁徙水禽重要的越冬地,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候鸟及湿地生态系统。鄱阳湖保护区最为人们熟悉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鸟类,尤其是白鹤。

  中国环境报记者 童克难

  认识冯志是一个意外事件。去年5月,因为长江中下游持续大旱,记者到鄱阳湖进行采访,探寻为何这个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水位持续走低,而6月的大雨又让其水位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到了历史水位,甚至出现洪涝?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年华让记者去浏览一个名为“鄱湖人家”的网站,并说这对记者的采访会大有帮助。这是一个什么网站?谁办的网站,竟然能得到研究鄱阳湖生态专家的认可?

  带着疑惑,记者打开了“鄱湖人家”的主页,页面上丰富的内容让人有些惊讶,有新闻中心、鄱阳湖导航、鄱阳湖文学、鄱阳湖印象等版块。带着惊讶和佩服的心情,记者采访了网站的创建者——冯志。

  他要做网络上的“朱元璋”

  相传公元1363年,朱元璋的20万水师与陈友谅的60万楼船大军相遇在鄱阳湖畔,并展开了一场震撼古今的殊死搏杀。在战斗中,朱元璋不幸中箭,孤身瘫倒在芦苇丛中,是一位鄱阳湖的老渔翁帮他拔箭疗伤并躲过了劫难,可这位救命恩人连名字都不肯留下。深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理的朱元璋,想了许多办法报恩,却被恩人一一拒绝。而一心想着要报答救命之恩的朱元璋眼藏泪花,十分感动,决心打胜每一仗来报答鄱湖人家。

  这个故事,是采访时冯志讲的。他说,生长在鄱阳湖边,长年喝着纯净甘甜的鄱阳湖水,深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道理。

  2004年,冯志去九寨沟旅游,游客众多,熙熙攘攘。他却开始思考,为什么九寨沟的山山水水能吸引那么多中外游客,他自问自答,也许就是那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吧。

  由此,冯志联想到自己的家乡鄱阳湖。鄱阳湖不但周边有6市15县的广大区域,而且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美称,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名人辈出、地貌怪易(有称为中国百慕大的老爷庙、有尤如大西北的大沙漠、湖中孤岛林立、百年旧城遗址和鄱阳湖大战古战场等)及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间风情等。

  然而,鄱阳湖不仅在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不如九寨沟,其生态系统更是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怎样改变鄱阳湖的现状让更多的人熟知鄱阳湖呢?

  回到家中,冯志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开辟《鄱湖人家网》http://www.cnplph.com/,旨在“呼唤良知、关注鄱阳湖、呵护生态、倡导绿游、服务创业、便利百姓”,从而引起更多的中外朋友关注鄱阳湖、珍惜鄱阳湖、呵护鄱阳湖、激活鄱阳湖。

  冯志说,他也是喝着鄱阳湖的水长大的,同样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他想成为网络上的“朱元璋”,以网络为战场宣传有关鄱阳湖的知识,让更多的人关心、保护鄱阳湖,身体力行报答鄱阳湖的养育之恩。

  他要解答鄱阳湖的“十万个为什么”

  网站上关于鄱阳湖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新闻以及志愿者的署名文章让记者更加了解了鄱阳湖。从网页的内容采写到网站设计、维护,大都出自于57岁的冯志之手。

  1954年,冯志出生在江西省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冯志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大旱和大涝的天气呢?天上的雨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受当时客观条件的约束,在今天,这一简单的问题却困扰了他很久。于是,小冯志用刚学会的汉字和拼音勉强把自己的问题写成一封信,发给当时的《人民日报》请教。之后,《人民日报》将这封信转给江西省科学研究院,请对方帮助小冯志解决这个问题。而江西省科学研究院的回复却是要他自己查阅《十万个为什么》。

  冯志说,正是儿时的这个经历让他下定决心用网络的方式为家乡做点贡献。“最终我通过《十万个为什么》查阅到了相关信息,但是费劲了周折。小时候,我想了解信息如此困难。现在不同了,网络这么发达,我们在家通过网络就可以了解各种丰富的信息。”冯志说,他的梦想就是要把“鄱湖人家”做成像新浪、搜狐这样的门户网站,融合了关于鄱阳湖的“十万个为什么”知识,使大家足不出户就能查询信息。

  每天早上5点半,冯志都会到家附近的广场晨练,他笑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锻炼好自己的身体才能为鄱阳湖多做贡献。七八点左右,看完中央一套的早间新闻后,冯志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打开百度输入关键词“鄱阳湖”、“湿地”或“森林”,就会出现关于鄱阳湖的相关新闻。冯志会一一分类筛选,并记录下来。之后,他便把筛选的文章分类转载到自己的电脑上。如果有时间,他还会写一些文章或者把自己拍摄到的鄱阳湖近照传到网上。晚上往往是冯志最忙碌的时间,由于网站已经小有名气,冯志要一一回答志愿者或对鄱阳湖感兴趣的人提出的问题。同样的问题,他总是需要不厌其烦地重复的回复,直到他QQ好友的图标不再有跳跃的闪烁。

  长期在电脑前工作让冯志的腰椎和颈椎都出现了毛病,但是他却说,他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因为他还有很多愿望没有完成。

  他说要把网站变成民间和官方交流的纽带

  2008年8月8日,全世界都将目光聚集到中国。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在8月8日的鸟巢得以实现,而这一天对于冯志则有着更多的意义。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阿酷公司的技术构建下,“鄱湖人家”正式改为现在的版面并顺利上线运行。冯志说,那一刻他的喜悦是双倍的,却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圈’是2009年12月,在此之前,我们的网站就已经很规范了。‘鄱湖人家’不仅是鄱阳湖的第一个民间网站,也是成立时间最早的鄱阳湖网站。”冯志这样说。

  冯志说,保护鄱阳湖,就要维护这里的生态平衡,就要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作为民间组织,“鄱湖人家”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向公众介绍鄱阳湖的同时,也承担着连接政府和公众观点桥梁的作用。

  对于网站上的所有内容,冯志都严格把关。他允许网站出现不同的观点,但前提是能对鄱阳湖的生态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按照这个思路,“鄱湖人家”也逐渐被更多官方或业内的网站所熟知。现在的“鄱湖人家”和国家林业局的湿地中国网以及人民网的湿地网互为链接。“江西有几个网站能够在人民网上有链接?民间的我可以说就此一家,感觉还是挺自豪的。官方在认可我。”冯志说。

  虽有力不从心,但他从未想过放弃

  2009年,冯志应邀参加一个国际论坛。不巧的是,论坛提供的房间没有电脑,这可急坏了没有手提电脑的冯志。网站开通至今,他从来没有间断过每天对网站进行更新。于是,当早上酒店的商务中心一营业,冯志就自费用商务中心的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论坛休息和晚上的时间,冯志都会跑到商务中心继续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的,网站的运营逐渐走向了正轨,冯志觉得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了。以前只是单纯的负责网站运营,现在还要不断地更新内容、答疑等等繁琐的工作。然而,技术、人力以及资金的限制不得不让冯志的步伐暂时放缓。

  问及冯志今后对自己的规划,冯志说,他也担心过,当年纪越来越大,他是否还有时间、还有精力照顾网站。他说,他的儿媳没有正式工作,他打算让儿媳接替自己的事业。

  “只要我还活着、还有力气,我就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下去。”采访结束前,老人动情地说。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